百名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百家红色服务站云展播

发布日期:2021-08-04 信息来源: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访问次数: 字号:[ ]

(一)百名“最美退役军人”云展播(64)



赵其法,男,中共党员,1964年8月出生,1982年11月入伍,1986年9月退役,中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。1993年,他辞去在乡镇企业的工作,创办当地第一家民营企业——嘉兴市中法天线有限公司,公司所在地庄史从只有二三家小商店的村落发展成颇具规模的集镇,成为村企同享发展成果的和谐家园,被浙江省评为“省级小康示范村”,有力带动农民致富,村庄发展。先后获得全国“优秀复员退伍军人”、浙江省“劳模”等荣誉称号。

(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)




(二)浙江省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| 何田乡柴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

1936年秋,浙皖特委在柴家村福岭山成立,这是衢州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党组织,也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江成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党组织,中共开化县委、县苏维埃同时成立,是我省最早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权,曾领导浙江开化、常山、衢县、遂安、寿昌,江西婺源、德兴,安徽休宁等八县边区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。

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于2019年9月,共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共31人,其中,退役军人党员16人。2020年,服务站获评衢州市“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”。

近年来,柴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秉持营造“家”的环境,突出“军”的特色,与浙皖特委旧址、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全面融合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、归属感、获得感。

点亮“红色印记”,传承铁军精神。每年清明前后、“八一”建军节之际,县政府、政法系统、社会团体组织赴烈士纪念碑扫墓,在烈士战斗过的地方听英雄故事,谈学习体会,在感怀先辈革命精神中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。依托浙皖特委旧址,发挥部分老兵参战经历和红色记忆来传承红色基因,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宣讲,感受当年枪林弹雨下共产党员以坚强的革命意志,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直至献出生命的革命精神。

服务暖人心,展军人风采。结合一村一品牌志愿服务队特点,成立红色宣讲、为民服务、巡河护卫、法制宣讲、情系家乡5个志愿服务队。为退役老兵提供就业、教育、政策咨询服战。以“一对一”帮扶形式,主动为全村困难党员群众、高龄孤寡老人、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水、电、家具维修等志愿服务,让他们居家无忧、子女放心。在社区治理、环境整治、抢险救灾、疫情防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。

优抚优待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服务站在落实好“五联系”“六必访”“五个一”等工作制度基础上,探索全方位联系服务机制。制定落实分级、分层挂钩帮扶联系制度,服务站站长重点挂钩联系部分优抚对象,每季度登门拜访不少于一次,及时做好帮困工作。建立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覆盖全员的常态化联系制度,将退役军人困难解决在一线,矛盾化解在一线,实现“小事不出居、大事不出街、矛盾不上交”,全力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关联设施:浙皖特委旧址

(省服务中心供稿)

首页
> 动态要闻 > 省厅要闻

百名“最美退役军人”、百家红色服务站云展播

(一)百名“最美退役军人”云展播(64)



赵其法,男,中共党员,1964年8月出生,1982年11月入伍,1986年9月退役,中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。1993年,他辞去在乡镇企业的工作,创办当地第一家民营企业——嘉兴市中法天线有限公司,公司所在地庄史从只有二三家小商店的村落发展成颇具规模的集镇,成为村企同享发展成果的和谐家园,被浙江省评为“省级小康示范村”,有力带动农民致富,村庄发展。先后获得全国“优秀复员退伍军人”、浙江省“劳模”等荣誉称号。

(厅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)




(二)浙江省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| 何田乡柴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

1936年秋,浙皖特委在柴家村福岭山成立,这是衢州地区建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党组织,也是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江成立的第一个地市级党组织,中共开化县委、县苏维埃同时成立,是我省最早建立的县级苏维埃政权,曾领导浙江开化、常山、衢县、遂安、寿昌,江西婺源、德兴,安徽休宁等八县边区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开展游击战争。

开化县何田乡柴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成立于2019年9月,共有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共31人,其中,退役军人党员16人。2020年,服务站获评衢州市“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”。

近年来,柴家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秉持营造“家”的环境,突出“军”的特色,与浙皖特委旧址、村党群服务中心和文体活动中心等场所全面融合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,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、归属感、获得感。

点亮“红色印记”,传承铁军精神。每年清明前后、“八一”建军节之际,县政府、政法系统、社会团体组织赴烈士纪念碑扫墓,在烈士战斗过的地方听英雄故事,谈学习体会,在感怀先辈革命精神中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。依托浙皖特委旧址,发挥部分老兵参战经历和红色记忆来传承红色基因,组织开展国防教育宣讲,感受当年枪林弹雨下共产党员以坚强的革命意志,与敌人展开殊死斗争直至献出生命的革命精神。

服务暖人心,展军人风采。结合一村一品牌志愿服务队特点,成立红色宣讲、为民服务、巡河护卫、法制宣讲、情系家乡5个志愿服务队。为退役老兵提供就业、教育、政策咨询服战。以“一对一”帮扶形式,主动为全村困难党员群众、高龄孤寡老人、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提供水、电、家具维修等志愿服务,让他们居家无忧、子女放心。在社区治理、环境整治、抢险救灾、疫情防控中发挥主力军作用。

优抚优待,打通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服务站在落实好“五联系”“六必访”“五个一”等工作制度基础上,探索全方位联系服务机制。制定落实分级、分层挂钩帮扶联系制度,服务站站长重点挂钩联系部分优抚对象,每季度登门拜访不少于一次,及时做好帮困工作。建立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覆盖全员的常态化联系制度,将退役军人困难解决在一线,矛盾化解在一线,实现“小事不出居、大事不出街、矛盾不上交”,全力打通服务保障退役军人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
关联设施:浙皖特委旧址

(省服务中心供稿)